校园动态

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2023年)

时间:2024/1/9 14:38:41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12  评论:0
内容摘要:许昌市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建安区教体局主管的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原名许昌县桂村农业中学,由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于1963年创办。1995年更名为许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9年搬迁至建安区魏庄北街,2017年建安区撤县设区后更名为许昌市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

许昌市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建安区教体局主管的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原名许昌县桂村农业中学,由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于1963年创办。1995年更名为许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9年搬迁至建安区魏庄北街,2017年建安区撤县设区后更名为许昌市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新校区位于许昌市许继大道西段,东临文化底蕴深厚的霸陵公园,占地面积近六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在编教师62人。专任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4人,高级教师16人。

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紧密结合。

目前学校开设有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等13个专业,可满足不同学生及家长的专业需求。同时,学校还是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劳动力转移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学校技能鉴定中心肩负着对外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任务。

1.学生发展质量

1.1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业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有“职业教育战线大有作为”的历史担当,只有抓党建、谋大局、方能筑格局、开新局。

校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第一位,一年来,在区教体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走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教育”等活动,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党支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工匠小车永向前”为党建品牌,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性分析阶段的群众意见作为党政和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突破口,全面推进班子建设,全面推动教学中心工作。

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是新学期的中心工作。围绕这一中心,领导班子科学决策之外,主要在于抓住学校工作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于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学上,更好地提升学生升学率。学校党支部在新学期预备周向全体党员干部提出要求,要提高服务意识,改善工作作风,管理工作过程要力求做到:热爱工作,耐心教学,细心服务学生,真诚对待学校安排的每一项任务。了解教职工,细致挖掘学校教职工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鼓励先进,激励教工,最大限度调动参训教职工的积极性。

党支部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大力营造书香校园,制定实施计划,开展“争创学习型职教校园,争当创新型人才,树新时期教职工形象”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教师群体。通过经常性学习、集中教育与定期培训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基础。制定党员学习计划,做好学习记录,写好心得体会;每周一次主题教育学习;开展“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读书活动,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专著,完成读书心得。

1.2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魂。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承“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和艰苦奋斗水才精神,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思想不动摇,始终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构建“大思政”视角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一年来,学校团委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育人为本、立德为魂”,着眼于青年团员的思想道德抱负信念教育,积极组织团员利用班会课和团课,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团员热爱党、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引导和鼓励他们继承和弘扬革命光荣传统,明确历史使命,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个人抱负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时刻维护国家利益,决不做危害国家或有损国家尊严的事。从孝敬长辈做起,从敬重教师做起,从帮助同学做起,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 使自己的言行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学校、有益于社会。

学生的教育必须紧紧依靠学校和家庭这两股力量,只有形成了家校合力,学生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为此我校要求各班班主任每月至少要针对问题学生家长进行一次电访或微信音频联系沟通活动,以便及时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和闪光点,使得老师们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能够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讲好职教故事,做好学生稳定工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入校新生在这方面通常了解不深入,认识有偏差。德育处利用学生集会时间统一对全体学生讲解职业教育的特色、特点、办学思路、课程设置、学生将来出路等。并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开展这方面教育,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推动学校工作良性运转。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学校走廊、楼梯间等设置德育文化墙,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有机融入校园每一处角落,让学生浸润在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中。学校利用开学典礼、表彰大会、毕业典礼等环节及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举办“读”(诵读经典诗词)、“讲”(讲红色励志故事)、“演”(表演情景剧、戏曲)、“赛”(教师素质能力比赛和学生专业技能比赛)、“展”(展现教师文明风采和学生成长风采)等一系列特色育人活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增强学生责任担当,使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将持续推进学校校风校纪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同向同行,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3坚持以就业质量为本。

1)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就业创业专题讲座,加强职场礼仪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就业市场调查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应聘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养成勤劳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确立“能拼搏,敢创新,会创业”的奋斗目标。

2)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认真研究人才需求市场,加强与企业联系合作,努力拓展实习、就业渠道,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用人单位,实习方面尽可能保证专业对口,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使我校学生真正走向高质量的就业之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做到学生有为、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3)认真做好学生岗位实习安排工作,让学生走进生产一线,把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对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2023年度,我校安排200名学生进行了实习,企业对实习生满意度达到90%。实习情况已经均在河南省职业院校实习备案系统中进行了备案。

4)完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鉴定工作。协助相关处室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将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及时反馈到学校相关处室。

5)深入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分析本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规格,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为学校做好人才培养规划、专业结构调整、推进课程改革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4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一年来,我校的文明风采及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本年度大赛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文明风采,更通过全员参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2023年3月学校接到市职成教活动通知后,及时成立了大赛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并成立了教研处和各科室共同协作的活动协调机制,由教研处为主负责具体实施,并抽调多名专业能力强的指导老师负责相关赛项,协助学生处开展活动。

二是大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筹备和执行大赛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将大赛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把大赛项目要求及标准融入到日常课堂中。首先,学校在大赛的项目设置上,结合我校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注重了实践性和专业性,旨在考察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其次,学校将大赛视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通过大赛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我学校也邀请了一批业界专家和教师作为评委,他们的精彩点评和专业建议,让参赛学生和观摩的学生都受益匪浅。

三是发动全员参与。为了确保校赛的成功,我们采取了多种策略来发动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首先,我们在学校公告栏上发布了大赛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班主任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其次,我们在校内举办了一系列的预备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赛热情。此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到大赛的组织和管理中来,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四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本次大赛充分体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对于学生来说,大赛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学生在准备大赛的过程中,主动上网查阅了大量的专业资料,积极向老师请教问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于教师来说,大赛提供了一个观察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机会,也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许多教师表示,他们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五是大赛成果得以转化。本年度经过校赛选拔,参加市赛的项目29个,共计77人。其中文明素质类项目19 个,参赛选手共计46 人;职业技能类项目4 个,共计8 人 ;市赛补充赛项6个共计23人。参加省赛的赛项5个 共计10 人,其中全员化抽取赛项4个共计 4人,经市赛选拔后进入省赛的1个赛项共计6人。本年度共计获得省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个。

通过大赛,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推动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向,通过实践和比赛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5百花齐放发展社团

2023学年,在校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我校社团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社团有宋韶峰老师和学生们成立的书法社团、张利宾老师带领学生们成立的篮球社团、武培军老师带领学生们成立的象棋社团社团,安晓燕老师带领学生们成立的手工社团等。

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中考成绩较差升学无望者,缺乏自信,学习积极性较差。但实际上他们绝非是智力和能力不足,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能力强,爱好广泛。这是学校社团发展的良好基础。通过加入社团,更容易让有着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孩子们打成一片,相互切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在书法社团中,社团成员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写字,排遣学习中的烦闷,陶冶情操,端正三观;篮球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力,彰显对体育顽强进取的坚韧精神!

我校社团的快速发展,既提升了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又实现了社团文化与学生专业的高度融合。

 
  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_(2023年)

手工社团活动                    手工社团作

 
  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_(2023年)
 

   象棋社团活动              

2.教育教学质量

2.1专业建设质量

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人才为目的,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重点学科对接区位优势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思路,增强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匹配度,国家的系列利好政策为我校健康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及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大力支撑。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规划,我校加强专业基础建设,注重应用,优化结构,增强优势,协调发展,突出特色。围绕许昌市重点发展的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发制品、烟草、食品、化工等领域强化对接,结合我校现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挖掘资源,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目前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运动训练、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等13个专业。其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为学校改革试点专业; 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为重点专业。专业覆盖面涵盖农林牧渔、智能制造、信息和经济等4大专业门类,办学50多年来为地方输送了2万余名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2课程建设质量。

依据国家规划教材和我校学情开设职教公共基础课,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道德、历史、音乐、诵读、礼仪等十门课。

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学校分年级、分层开设《职业生涯与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等国家规划的德育课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根据建安区委党史研究办公室和建安区教体局党组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中共党史教育进课堂活动的通知》精神,定期聘请区委党史办宣教员到我校开展党史、国史教育讲座,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开设的诵读课程,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论语》等,定期举办主题班会、经典诵读、“践行弟子规、争做文明学生”等活动, 提升学生道德涵养。

3)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中开展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学生合作、创新、奉献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推行“五项治理”,即治理长发怪发、治理戴耳环首饰、治理乱班、治理宿舍秩序、治理校园教室宿舍环境。

4)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学校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计划,并且组建了心理健康辅导小组,由学校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年轻的教师组成。心理健康辅导小组的老师们针对学生在成长、 学习、 生活和求职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工作,培养全体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乐群意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帮助他们增强应对挫折、适应岗位、融入社会的能力。

2.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教研室和教务处在狠抓常规教学和常规教研的同时,尤其加强了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三课”活动已经是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不仅提高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1)深入课堂听课,严把教学质量关。教务处定期深入到各个班级进行听课、评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评价教师的上课质量,并及时给出合理化建议。

(2)充分利用好教学信息员反馈制度,实行教、学互促。教学信息员是指每个班级里面的学习委员等学生代表。教务科每学期期初召开教学信息员大会,告知其权利与义务。定期组织信息员填写《学生对教师课堂评价表》,将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反馈到教务科,教务科及时汇总意见报给校委会进行解决。

(3)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为进一步了解教学运行情况,收集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各位教师就学科的教学模式、课程特点、教材选用、教学设备、师资配备、教学效果等方面各抒己见。学生座谈会上,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如理论与实习的授课方式的问题、个人学习疑问、课程难度与教学进度等,教务处作了详细的解答,并勉励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座谈会上师生畅所欲言,气氛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组织期中教学检查,强化教学过程监控,保证教学秩序良好。期中教学检查采用教师自查和教务处集中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的内容包括教师授课效果、学生到课率、听课、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师评教、作业检查等内容,并召开教学座谈会了解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2.4教材质量建设。学校教务处认真开展教材征订、补订工作,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全校教材的征订工作,开学初顺利完成教材发放工作。同时,认真开展教材质量评价工作,严格规范教材的使用。

2.5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学校注重硬件建设,多次与合作企业商谈,由企业投入工业机器人设备2套,电子商务实训室2个。各班级及专业课教室配备了多媒体一体机,实现所有教室多媒体教学全覆盖。各种网络硬件均采用安全防火墙和备份恢复功能,保证了教学网络的安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知识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2.6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大计,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人才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优秀中青年教师成长,培养和造就杰出学术群体,教务科积极组织部分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同时推荐部分教师积极申报省、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教师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教务科根据我校开设各专业的情况,拟定招聘教师计划,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为我校师资队伍注入活力。

另外,学校大力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战略,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提升和优化,奠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是树立一批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的“教学名师”,以引导和激励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教研和教改工作中;二是加大引进力度,充实师资队伍;三是积极创造条件,稳定师资队伍,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层次;四是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2.7校企双元育人。

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学校发展愿景,积极探索“双元”育人教育理念,坚持走内涵立校,质量强校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以训促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出彩机会。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学校开设的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等就业班,与江苏、广东等地的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了先进的多功能实训室,在教学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对学生专业实操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推进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将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德育过程,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技能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通过开展就业创业专题讲座,加强职场礼仪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就业市场调查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应聘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养成勤劳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确立“能拼搏,敢创新,会创业”的奋斗目标。

2.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认真研究人才需求市场,加强与企业联系合作,努力拓展实习、就业渠道,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用人单位,实习方面尽可能保证专业对口,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使我校学生真正走向高质量的就业之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做到学生有为、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3.认真做好学生岗位实习安排工作,让学生走进生产一线,把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对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4.完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鉴定工作。协助相关处室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将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及时反馈到学校相关处室。

5.深入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分析本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规格,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为学校做好人才培养规划、专业结构调整、推进课程改革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服务贡献质量

3.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2023学年我校学生通过校赛的层层选拨,参加市赛的项目有29个,参赛人数达到77人。其中文明素质类项目19 个,参赛选手共计46 人;职业技能类项目4 个,共计8 人 ;市赛补充赛项6个,共计23人。参加省赛的赛项5个,共计10 人,其中全员化抽取赛项4个,共计 4人,经市赛选拔后进入省赛的1个赛项共计6人。本年度,取得省赛二等奖1个,省赛三等奖2个,省赛的参与度和获奖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3.2服务乡村振兴。

学校始终本着为社会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坚持升学、就业两条路的办学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生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等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来,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培训方式,有序有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主要做法:(1)与当地星级农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相结合,开展以现代种植业为主的课程内容。(2)与农时季节相结合,实行“分段式、互联网、重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分段安排课程,探索“集中授课、现场观摩、跟踪服务”三段式培养模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网络课堂”和专家教授的“固定课堂”相结合,将实践技能操作“流动课堂”和田间“理论课堂”相结合,开展多样化教学。(3)将培训与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拓宽办学渠道,实现资源共享。(4)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技术指导。建立建安区职专中职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QQ交流群、微信信息交流群、“雨课堂”等,群内有专职教师、农技专家、指导员组成技术指导团,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技术指导。(5)主动建立跟踪服务台账,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实现一人一册档案入库、通过电话回访、现场指导和座谈等方式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

6)成立一支队伍,强化专业保障。依托高校、中职院校及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和本校教师成立建安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专家讲师团,实现师资共享,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提供专业化保障。

取得成效: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用得上的乡土人才,为建安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3服务地方。按照上级安排,我校2023年派出5名教师参加脱贫攻坚和联乡包村工作。2020年3月至今,选派徐丽芳担任建安区榆林乡店后李村第一书记;2021年8月24日至今,副校长武书锋和学校其他3名教师积极参与榆林胡庄联乡包村帮扶工作;2022年11月选派李水德担任建安区榆林乡西吴庄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校各帮扶干部团结带领所包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在脱贫攻坚及成果巩固、乡村振兴、三夏三秋"禁烧"、环境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3.4开展技能认定。学校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要求,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2312月底,学校校评取证共579本证书,其中计算机网络及外部设备调试员五级、装饰美工五级、呼叫中心服务员五级各193本。合计193人,发证579个。3月份和11月份对于所取得的各级各类证书完成了技能人才管理服务平台的录入工作,共计录入五个班级3月份录入168人,11月份录入411人,共计录入579人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社评方面,积极与建安区人社局沟通完善并制订了建安区技能认定中心社评工作方案等申报资料,因受学校搬迁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社评申报未能正常开展,下一步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年内将社评资料整理完善。

4.政策落实质量

4.1国家、地方政策落实。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传达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探索双元制育人模式,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塑造学生品格与品行,做培根铸魂的引路人;积极提升专业素养,做护航成长的同行人,夯实立德树人的主心骨,磨砺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打造勤思善学的推进器,与家庭、家园、家国同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4.2学校管理。

1及时调整专业。通过行业需求调研,适时增设新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坚持“学校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绕需求转”的原则,以培养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专业建设进行了认真探索和实践。

2抓教师学习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先后多次、多渠道外出学习、培训、参观学习,稳步推进新课改各项工作。2023年度共有10名教师于2023年6月--8月,先后参加国家、省、市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培训。

每个学期进行的晒课、赛课活动,所有老师积极参与,互相学习,老师们纷纷发言,指出授课过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更多地是指出每一个老师的不足之处,以及改正的方法。

通过外出学习和校内培训,教师的视野拓宽了,眼界更远了,观念更新了方法增多了,越来越好的投身于教学工作。同时通过以学代培、以课代培、以研代培、以会代培等方式,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规范课程设置。依据国家规划教材和我校学情开设职教公共基础课,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道德历史、音乐、诵读礼仪等十门课.

4)严格规范管理。

教学管理方面: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环境良好、机制健全。教学秩序正常,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学生活动等管理制度齐全,资料规范完善,切实可行,执行有记录,教学管理日常化、规范化,建立教学管理督导小组,教学管理监督体系,通过督导查课、听课评课、公开教学、示范教学、评估检査、制定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等评价手段有效管理教学程序。教务处教研室与教研组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制书,各教研组认真按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做好教研组工作。教研组工作具体由教研室负责。各教研组每开展次集体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课程计划、制定教研工作计划,鼓励教师钻研教材,进行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

学生管理方面:一是制度规范德育处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量化积分细则》,《疫情期间禁止外卖快递进校园制度》,《疫情期间学生日常体温检测制度》,《建安区职专走读生管理制度》等。同时德育处依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管理方面的一些制度。其中包括《建安区职专学生手机使用规定》,《建安区职专学生抽烟问题的处罚决定》,《建安区职专学生毁坏公物的处罚决定》,《建安区职专学生住寝及就寢制度》。彰显与时俱进,时移事易,相应的管理措施紧跟时代步伐,提高管理的时效性更精细化地实施学生日常管理,尽可能做到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评定奖惩有制度依据。二是上好开学第一课。德育处要求班主任提前做足准备,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切实掌握学生思想上急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学习上有哪些期待生活有哪些诉求等。做好前期调查,准备充分,工作起来方能有条不紊从容应对。三是讲好职教故事,做好学生稳定工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入校新生在这方面通常了解不深入,认识有偏差。德育处利用学生集会时间统一对全体学生讲职业教育的特色特点办学思路课程设置学生将来出路等。并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开展这方面教育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推动学校工作良性运转。四是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作息时间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发型着装等各方面都做了相关规定和要求。并通过学生集会时间统一讲班主任在各班讲,做到每名学生熟知学校各方面相关规定和要求,并要求学生按规定认真执行。德育处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对存在问题及时处理。提升学生品行习惯,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五是做好卫生工作。根据班级数外出实习情况,安排调整卫生区。德育处制定有卫生区教室寝室实训室微机室的卫生打扫时间及检查标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打扫,并组织学生会进行检查评比。学校卫生面貌改变明显,工作富有成效。六是组建校新一届校学生会。由各位班主任推荐本班校学生会成员,德育处把关成立新一届校学生会。德育处明确学生会组织构架职责任务。要求学生会每名成员提高思想站位,公平公正开展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在学生会内成立纪律部卫生部文体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客观公正做好各项检查评比,推动学生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七是做好违纪学生的教育和处理工作。对违纪学生扎实有效地进行调查摸清情况,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学生本人思想上对违纪情况究竟是怎样看待的,能否认识到错误,有无改正决心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借助恰当的工作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够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效提高思想工作成效做出的违记处罚决定才能真正做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

财务管理方面: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财经法律法规与教育法律法规制定《许昌市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单位各项财务活动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规定执行,财务人员由两名人员担任,支出票据由经办人签字,财务人员审核,副校长签字审批,汇总校长批阅后方可支出。采购统一由办公室和后勤科室统一安排,采购之前必须持有由经办人、经办人科室负责人、主管副职签字的审批单方可采购。票据支出财务人员一人经办、一人审核,方可完成支出。重大经济支出必须由班子研究决定。财务室配备有一台台式电脑,2台笔记本电脑用以财务管理,资金收付,账务处理以及报表上报。

后勤管理方面:以学校总体工作方案为指导,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着力构建安全文明节约型校园环境。紧紧围绕学校后勤工作为服务的宗旨,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谋求新发展新局面,加强后勤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使学校后勤工作在标准化、制度化方面有新的提升。

1)开学前两周,做好办公室、教室、寝室的检查维修维护,包括教室桌凳、黑板、电脑音响、照明、风扇等,教学楼直饮水机的维护维修,各部位照明检修,水电检修;宿舍水电检修,照明检修,空调检修,门窗检修,床铺检修等;办公室办公工具检修,电脑检修,照明检修,空调检修,桌椅调配等。

2)落实班级财产责任,学期期中、期末对班级财产检查一次,按照学校制度对损坏财物进行维修维护。

3)落实其它学校财产管理责任,包括办公室、实训室及个人领用的学校财物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收回入库保管。

4)管理使用好水电,经常检查各部位用电情况,节约水电,杜绝浪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维护,保障学校安全用水用电、正常运转。

5)做好校园安全设施维护,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

6)努力改善办公、教学、生活条件,做好楼道及卫生间的卫生清洁工作,做好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做好教学场地的安全维护动作。

7)做好学校购置财物的申请、申报工作。

8)做好学校餐饮的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师生用餐用水的安全卫生和健康。

安全管理方面:学校认真贯彻上级要求落实的各项安全要求,坚持以防为主,用心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使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消防意识等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一是健全安全领导机构。为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正职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状况,把各块资料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构成了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是预防为主,完善预案。(1)完善学校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加强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夜间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2)坚持值班值勤制度。包括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会干部值日。坚持每天都有人轮值,特别加强节日及敏感期间的值日。3)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并完善了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对现场指挥、协调联络、后勤保障、事故调查、抢救等职责进行分工,做到分工明确,处理快速、合理。并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遇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根据《建安区职业中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及时处理,马上向上级汇报,上一级根据现场情况作出处理,并再续级 上报,做到上下级密切联系,共同协调处理。

三是形式多样,全员参与。(1)学校除了按上级要求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外,通过班会、微信群、组织各种活动及网络安全教育平台等对学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2)逢寒、暑假、节日放假前,我们都通过教工会议、校会、班会形式,或印发通知,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做好人身和财物安全。3)聘请法制副校长。每学年举办法制教育,邀请政法部门领导到学校对全 校师生进行法制知识讲座,邀请公安部门的领导利用案例对学生进行剖析教育,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培养学生遵守法纪,远离黄、赌、毒、邪。

4.3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党建工作。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吸引行业领先企业主动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实施与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双证融通、1+X证书试点等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三是创新教学模式。以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和硬件建设为载体,创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学环境。教学中加大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岗位教学和模拟教学的比例,深入推进智慧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全方位融合。

四是优化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促进专业资源融合和结构优化。通过对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技能分析,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内容,重构重点专业课程体系。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与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合作,制订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设置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与职业道德培养,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五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通过开展观摩课、示范课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指导,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建立专兼职教师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水平。

六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行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向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通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听取他们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学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通过政府主导,紧靠行业企业,创新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全面掌握区域内企业的发展需求,使学校成为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面临挑战

挑战1:学校发展方式面临巨大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教学管控、服务社会等诸多焦点,成为了我校亟需破解的主要难题。

挑战2:学校实力提升面临严峻挑战

今年9月份虽然有3名新入职教师,可是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的专业课教师仍有一定距离;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深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没有实质性突破;目前学校正在进行新校区的搬迁工作,完成搬迁工作后,实习实训设备严重缺乏的状况仍然存在;实训基地建设亟待加强,校外实习环节依旧薄弱。

 

 


相关评论
评论者:      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版权归许昌县职业中专 豫ICP备16001878号-1
Powered by OTCMS V2.91